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工作动态>>正文

《遵义晚报》:医科大4位共和国同龄人,讲述遵义医疗事业发展历程

2019/09/30 18:25:20  


(转载在遵义晚报2019930B16)

最早的遵医附院

遵义医科大学新蒲校区

四位共和国同龄人

原遵义医学院老照片

半个世纪,大连路还是那条大连路,遵医附院依旧矗立在大连路上,早已成为这条路的地标。如今,遵医附院已由曾经的三层砖楼发展成为黔北地区最大、最先进的综合性医院。

  谁能想到,新中国成立前,这里还是一片农田,道路泥泞坑洼,附近的卫生院工作陷于停顿状态,缺医少药是当时老百姓面临的常态。改变,源于1969年,大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整体迁至遵义,一批医疗技术人员踏上遵义这片红色土地。他们不仅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,半个世纪来,更为遵义乃至全省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医疗人才。

  1969年,一栋三层高的楼房在大连路拔地而起,大连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就此扎根遵义,成为遵义医学院及附属医院,而今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及附属医院,

  半个世纪里,一批批医疗技术人员不断改变着黔北医疗的落后面貌。如今,遵义的医疗水平突飞猛进,而当年的医务工作者也已步入古稀之年。在遵义医科大学工作人员的帮助下,记者见到了其中四位共和国的同龄人:原遵义医学院学生处处长冷运琴、食堂采购人员实维波、人文社科部行政人员祝清云及子弟学校支部书记苏绍钦。从他们的口中和眼中,记者了解到70年来,遵义医疗事业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遵义医疗人才从少到多、从有到精的奋进历程。

  从工人到医生再到老师

  她从未放弃医生梦想

  1969年,冷运琴刚满20岁。虽然有着当医生的梦想,可大学不招生。她当时是湘黔铁路上的一名工人,每天背着100多斤的材料上坡、下坡,参与铁路建设。

  1971年,一则“大学开始恢复招生”的消息在工地上传开。当时的招生方式以组织推荐为主,这份幸运落在了勤勉的冷运琴身上。单位推荐她到原遵义医学院就读临床医学专业。每月国家还会给他们补助餐费、洗理费等,让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有保障。

  这份幸福来之不易,冷运琴在上大学期间拼命学习。理论学习结束后,冷运琴和同学们开始在医院实习。当时的医疗条件比较落后,治疗方式也比较“粗犷”。如今能做的微创手术,在当时是需要在患者身上切开一个大口子,才能完成的“大手术”。

  不过当时到医院就诊的患者并不多,因为许多人没钱看病。冷运琴发现,来到医院就诊的病人,大部分已经病得非常严重了。“发现身体不舒服,就应该及时来医院看病。”这样的话,医疗人员时常会告诉患者,可冷运琴和同学、老师们知道,仅这样做还远远不够。于是,他们会带着仪器和药材下乡巡诊,给农民们看病治疗,希望大家不会因为拖延而耽误病情。

  那时,虽然每次下乡的路程很长,但是冷运琴和身边的人都相信困难只是暂时的。“我们要永远和国家站在一起,国家指向哪里,我们就奔向哪里。”冷运琴说。后来,在医疗一线工作一段时间后,冷运琴根据单位需要,从附院转至学院工作,换了一种方式“治病救人”,将自己所学所感,在课堂上一一传授给学生。

  提供坚实后勤保障

  他们同样肩担医疗使命

  1969年,实维波被调到遵义,成为原遵义医学院食堂的一名采购人员。时常看到医学院学生和老师们挑灯夜读,医护人员深夜还在给病人治病,他觉得虽然自己没在医疗一线,但也担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: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,要为大家采购到充足的食物,让大家能有充足精力去学习、教学和救死扶伤。

  当时城区食物严重匮乏,肉蛋都是限量供应。于是,实维波和同事们经常到离城区比较远的正安、道真、仁怀等地去采购。

  驾车行驶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,跑一趟要好几天。这样的艰难在改革开放后慢慢好了起来:食物越来越丰富,不用再频繁下县;路修好了,一两天就能往返。到现在,半天就能往返一趟。“不过,现在早就不需要下县采买了,城区就能全部搞定,再下县就是去旅游了。”实维波笑着说。

  苏绍钦和祝清云同样也见证了遵义的巨大变化。1982年,他们先后来到遵义。当时农民们住的是茅草房,到处破破烂烂,路上坑坑洼洼,医院外还有一条小的火车道。祝清云说,那时的医用物品非常少,大家勤俭节约,力争用最少的资源办最多的事情。

  而让他们头疼的是,由于大连医学院复办,原来从大连来到遵义的几百名医护人员,都回到了大连开展医疗建设,只有8个人在岗。人员的极度稀缺,让苏绍钦和同事们必须要迅速招到人。

  那时没有加班费,也没有奖金,他们仍然主动请缨,加班加点,熬到深夜,查询人员资料,联系有关单位推荐,这才逐渐招到越来越多的医护人员,保证了医院的正常运转。“从8人到现在的3000多人,医院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,这里面包含着每一个医务工作者的努力和付出。”说起这几十年来医院的变化,苏绍钦和祝清云感慨不已。

  病有所医

  “我们只想把阵地守好,把工作做好,从未想过,如今的遵义医疗发展会如此之快。我们有幸见证了‘她’一点点长高长壮。”四位老人有着同样的感概,也有着同样的幸福。

  如今,在数代师生的努力下,原遵义医学院已经从一个校区,拓展为新蒲校区、大连路校区及珠海校区三个校区。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,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,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,全日制在校生16000余人,28个教学院系、5所直属附属医院、9所非直属附属医院。2018年,遵义医学院正式更名为遵义医科大学。

  遵医附院发展迅速,现有建筑面积达24万平方米,床位3500张,设有21个部(处)、46个临床科室、14个医技科室。现有在岗职工3851人,其中高级职称651人,“万人计划”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,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6人,省核心专家及省管专家15人。

  2019年上半年,遵医附院门诊急诊量达116.93万人次,手术(不含操作)3.1万台次。截至2019年上半年,完成器官捐献118例,完成肾移植132例。脑损伤判定、器官捐献和移植工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。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%

  当年那个老百姓看不起病、医疗条件落后的年代早已不复存在。国家医疗保障制度的相继出台,大大缓解了百姓看病难,越来越多的疑难杂症被攻克,患者的治愈率稳步上升。(遵义晚报记者 胡丹)